饮食服务中心
饮食知识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餐饮文化>>饮食知识>>正文
老兰州臊子面与“状元及第粥”
2012-04-24  

臊子面,可谓是老兰州人的家常饭。兰州人喜欢吃面,更讲究面食寓意的文化。来人客去,逢年过节,出门远行,婚嫁迎送,各种喜庆宴宾,甚至上京应试,人们都要争相吃一碗臊子面,讨个口彩,图个吉利。

兰州人的臊子面,讲究面要薄、筋、光、亮,汤要酸、辣、香、煎、稀、汪。臊子汤由猪肉臊子、黄花菜、木耳、鸡蛋、豆腐、胡萝卜丁、洋芋丁、蒜苗等原料,以及各种调味品制成。面是用手工擀成的长面,面条入锅即熟,用筷子头一挑出放入碗中,浇上调好的臊子汤,纳入眼底的是汪,扑鼻而来的是香,入口而去的是光。吃起来却别有风味,颇受客人的喜欢。

说起臊子面,还有一段美好的故事。相传,汉代景帝年间,陕西岐山县一户人家娶了一个聪明伶俐、贤惠能干的儿媳妇。她不仅针线话儿做得好,而且在厨房内还精于烹调,茶饭做的也好。过门后有一天,她做了一次面条,光滑细薄,用料多样,汤汁浓香,味美可口。全家人吃后交口称赞,年幼的小叔子尤其爱吃。经常哭着、闹着要吃嫂子擀的面条。后来,小叔子用功读书,经常废寝忘食,嫂子看到小叔子如此用功,学业也一天天长进,学习十分辛苦,嫂子就隔三差五地给他擀面条吃,给他补养身体。小叔子得到嫂子的关照,学习也就更加用功。后来小叔子进京赶考,临行前嫂子给他擀了一顿面条,为他送行。小叔子进京应试高中,金榜题名。后来,还做了大官。他为官后,便请同僚到家中作客,客人吃过他嫂子做的面条,个个夸赞此面鲜美无比。从此之后嫂子面便名声鹊起。到处传开来,家家争相制作品尝。

由于字和字是异字谐音,天长日久嫂子面就被人们误传成臊子面,一直延续至今,且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食。兰州人的臊子面也就是由此流传而来的。臊子面之所以流传如此广泛,不仅仅是它的制作精良,营养丰富,更重要的是它寓意的饮食文化。设有文化的饮食是走不远,传不开的。

人们常常把吃臊子面和高考联系在一起。至今兰州市郊区的广大农村,在孩子参加高考之前,父母们都要给孩子吃一顿臊子面,这就和广州参加高考的考生们争喝状元及第粥一样。其寓意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高考得中,榜上有名。这不仅是考生对高考的美好期望,更是一种考前的良好心态。高考表面上是考成绩,其实说到底则是一场心理的较量。用饮食文化调解好心态,对高考也是至关重要的。

说到臊子面,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今天的考前家长。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,许多家长都为参加高考的孩子的饮食操心,多方面补充营养。高考对孩子来说是人生重要的一步,孩子复习应考的辛苦是不言而语的。作为家长,这种关心是十分必要的。面对高考,家长最好是无为而治就可以了。对孩子要多鼓励,肯定孩子,努力营造出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,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,争取考出一个好成绩。

关闭窗口
热点专题
服务指南
办公电话

Copyright ©兰州城市学院饮食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.

联系电话:0931-7601101 电子邮箱:ssc@lztc.edu.cn

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513号